车架制作流程
一.进料:
大部分工厂在车架的头管 后钩 过线管 补强片等配件,都是外购,因为有单独做这些小配件的工厂。就像重庆的摩托车行业,摩托车车架厂的很多小配件都是外购来的。自行车工厂进料的就是管材。
二.备料:(备料的前提就是一切以图纸数据为准)
管材进来后根据车架图纸要求的各管材长度、口径进行下料分类放置和标识
备料一般就是两个部门,一个前三角备料,一个后三角备料,这样的工作都是各负其责。
比如前三角备料,有对管材管型加工的,就是根据图纸要求对管材进行加工(比如拍扁 压弯等 )。有冲弧的,就是焊口加工,这道工序是比较重要的,也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,因为涉及到要调试模具,所以这个工作一般员工是做不了的,都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完成。还有就是焊口的好坏直接影响焊接工艺的好坏。还有碰焊的,看看我们所骑车架上的过线管,也是在备料过程中完成的,碰完焊后氧焊组会把过线管经过氧焊加固(包括水壶螺母一样)。过线管也有进行焊接的。后三角同样如此。在这些工作过程中,会有检验人员对各工艺工序进行检验。
三.前三角组立
前三角组立有专门的组立台,可以根据车架的形状进行随意的调节,在组立模具调试好后,会试点焊一台样品出来,先根据图纸进行角度、数据的对比,然后上平台进行中心线的测试,如果偏差不在公差范围内,就还要对组立模具进行调节,直到标准为止。有的工厂会对每一台组立的前三角都要进行检验,以减少不良品的产生。(如果在焊接完后再发现不良品,整个前三角基本就报废了)
四.前三角焊接
前三角组立好后就是对前三角的焊接了,焊接一般是5-6个人为一条流水线,各焊各的工序,大家水平都相当。如果这中间有一个焊工中间出状况,就会堆积产品而导致流水作业不顺畅。
前三角焊接完毕后,会有检验人员对其焊接质量的检验,比如什么焊道不顺畅、漏焊、假性焊接等。
五.检验完毕后就是对前三角的校正了。
单独说一下校正 本人认为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
在校正台上,车架校正都是以五通作基点的(包括整台车架的校正也是),以五通中心为中心线,要求整台车架不管头管 上管 下管 中管 后叉开档都要在平行的基础上在一个中心线上。对后叉的校正比较麻烦,有轮胎消位(后上下叉在中心线上的对称度)和后叉钩开档和垂直度的校正。
轮胎消位如果没有校正好,在我们组装车的时候可能会出现:如果我们的轮组中心线没有问题,后叉开档中心线没有问题,装上轮组后发现轮胎边缘距后上下叉左右的距离不一样,如果是V刹,就能感觉V刹完全是偏向一边。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半都是轮胎消位的校正问题。
如果后叉开档中心线没有校正好(左右后叉在中心线的对称度),装上的后轮和前轮是完全的没有在一条中心线上的。
如果是在后叉开档和轮胎消位都有校正好,而叉钩底部垂直度没有校正好的情况下会出现:在轮组完全标准的情况下,装上轮组后,轮胎都在后上下叉中心,那花鼓轴心的其中一端不会与后叉钩底部完全接触,如果是在花鼓轴心和后叉钩底部完全接触的情况下,那么轮胎就会和后上下叉中心线产生偏离(这个问题对V刹也是比较明显的)。这就是车架校正对车架的影响。
六.前三角校正完后就是后三角的组立了,这个工序和前三角大同小异,就是多了一个前三角,焊工在拿车架的时候就是感觉有点重,呵呵。整台车架焊接完毕后就是对整个车架的校正(前面已经提到 省约)。
七.整台车架焊接完成后就是点焊刹车坐了(碟刹专用的没有这个工序了),为什么要在这道工序来加工刹车坐呢,因为在车架后上叉对称度没有校正的情况下焊接刹车坐,在后面的刹车坐校正的工序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操作的。
八.刹车坐焊接校正完后就是对车架中管的绞孔了,因为车架管材本身内壁就有毛刺,再加上在焊接过程中的加热变形,透焊等情况,我们的坐管是没有办法装进去的。所以就要用绞刀来对中管内径进行清理(绞刀大小以中管口径而改变)。